持续推进人社服务向基层延伸着力打通群众就近办“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1-10-29
来源:
厅信息数据管理中心于9月27日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青山街道汉唐社区和星海镇隆惠村进行“就近办”试点,将人社服务事项延伸至社区(村居)代办。
“以前办理这些业务需要跑到区政务服务大厅或者街道民生服务中心,不是很方便。现在来社区就能办理,就在家门口就把业务都办完了,非常快捷,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很好。‘就近办’给老百姓帮了大忙,我很满意。”大武口区青山街道汉唐社区人社服务代办点办事群众周立娟说。
为进一步深化全区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人社政务服务效能,创新人社基层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厅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在全区乡镇(街道)赋权工作开展经验的基础上,打通服务群众就近办“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人社服务。
一是进一步延伸人社政务服务渠道。目前我区人社业务已经打通线上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系统、“我的宁夏APP”、“宁夏政务服务网”、电子社保卡门户等公共服务渠道,群众通过互联网访问即可进行业务办理。线下积极协调与各级经办机构对接,已和宁夏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宁政通、社区E通等业务经办系统进行业务协同集成,此次试点依托自治区数字政府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和对接业务渠道,为社区(村居)代办人员开设人社业务办理权限,目前居民可在试点村(居)委会办理劳动合同备案、失业登记、灵活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城乡公益岗位申请、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间社会保险费的给与社会保险补贴、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等19个赋权事项,实现“就近办”“一次办好”,截至目前,社区(村居)试点推行半个月各项业务办件量已达80件。
二是加强政务数据资源整合,优化业务经办流程。按照人社部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重点工作要求,在厅领导工作部署安排下,横向与自治区市场监管厅、退伍军人事务管理局、残联、民政厅等业务厅局通过部门间共享协议实现了业务数据共享,纵向与国家人社部、公安部以申请服务接口形式打通了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并以此契机优化人社政务事项,大力精减办件要件,办事居民凭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即可办理。业务办理上遵循统一事项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统一好差评等标准,通过综合柜员工作台受理、审核、决定、送达四个环节,实现了业务流程化、经办规范化,为业务经办人员提供了便利,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充分发挥各类数据资源在服务群众中的作用。
三是开展综窗受理,实现人社业务“一网通办”。通过建设省级集中的人社一体化系统,对照人社系统乡镇(街道)赋权事项的实施意见,将人社政务劳动关系、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等事项进行前台综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前台综合反馈的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为全区提供无差别、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实现了区内各级机构联网通办,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提升了政务服务能力,缓解了基层经办人员紧缺、经办力量不足、业务流程不规范带来的压力。
四是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建立线上线下协调机制。为应对好新冠疫情对业务交流学习带来的冲击,提升基层业务经办、代办服务水平,以腾讯视频会议的形式对全区242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分批次先后开展了三次线上培训,累计培训400余人次,并组织企业开发人员对系统各项业务经办操作进行讲解和远程指导,同时收集经办需求不断完善,新开发人社内部个人和法人查询功能,减少经办人员系统交叉比对工作。通过培训乡镇、县区、市、自治区四级系统安全员建立分级管理机制,对于经办问题进行分级解答,利用微信群、远程工具建立线上沟通渠道,及时解决业务经办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保障人社服务全天候“不中断、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