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

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01-03 10:43:00 来源:
  为加快推进我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施 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深化新材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高 纯度、高强度、高精度、高性能新材料为重点,以提升产业 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业 态创新为手段,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园区为依 托,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 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把新材料产 业打造成为推动我区新旧动能转换、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重要支撑。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实现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 元,年均增长13%左右。
  二、发展重点
  (一)高性能金属材料
  1.稀有金属材料。重点发展高纯锂锐靶材、低温超导 高纯锐及鋭钛合金、被铝合金、高纯皴铜箔带材等高端材—61—料。推进东方超导100支9cell超导银枪、君磁新材料1250 吨新型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高端稀有 金属材料产业化基地。
  2.铝镁合金材料。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合金型材、 汽车车身用铝合金材料及锻件、高纯高压电子铝箔、新型轻 量化镁合金产品等高端材料,推进宁创新材料高性能铝及铝 合金加工、维尔铸造2万吨汽车(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重力 铸件等项目建设,打造以铝镁合金板带箔、铸件、型材、锻 件、板材为主体,终端产品相配套的全产业链聚集地。
  3.特殊合金材料。重点发展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 飞机起落架、火箭壳体、核能电力装置、半导体芯片、装备 用管阀件等领域的耐高温、高强度、高耐蚀等特殊合金材 料。推进晟晏集团15万吨纯镒合金、科通冶金4.5万吨特 种合金、红日东升科技4000吨高品质钛合金粉等项目建设, 不断壮大特殊合金材料产业规模。
  (二)化工新材料
  1.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多牌号高性能烯炷、氯化聚氯 乙烯、特种树脂等高分子材料。推进国能宁夏煤业70万吨煤 基新材料、宝丰能源50万吨煤制烯炷、苏州巨峰股份3万吨 覆铜板专用绝缘树脂等项目建设,发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现 代煤化工集群发展优势,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
  2.电子化学品。重点开发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及新型 储能电池用电子材料专用化学品。推进中星显示新型液晶材 料及医药中间体、沃凯珑高分子功能助剂、盈氟金和2万吨 电子级氢氟酸等项目建设,优化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结构。
  3.高性能纤维。重点发展耐高温氨纶、芳纶、聚酰亚 胺、尼龙等高性能纤维材料。推进恒力生物5万吨月桂二 酸、泰和新材绿色差别化氨纶、瑞泰科技4万吨尼龙66、 丰华生物科技8000吨芳纶聚合单体等项目建设,推动化工 新材料与现代纺织、装备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
  4.特色精细化工。重点发展化工“三剂"、氤胺下游等 精细化工产品。推进日盛(江盐)12万吨氯化石蜡、天泽 化工4万吨精细化学品、利安隆6000吨高分子材料功能助 剂等项目建设,推动精细化工行业上下游延伸发展,提升产 品附加值。
  (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1.炭基材料。重点发展亚微米级碳化硅微粉、氮化硅 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碳化硅高技术陶瓷以及陶瓷基复合材 料、高技术陶瓷增材制造等功能材料。推进碳谷能源碳基循 环经济产业园、和兴炭基5000吨纳米级碳化硅粉体及制成 品、北星精工3万吨高温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等项目建设, 打造国内最大的炭基材料生产基地。
  2.新型建筑材料。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低辐射镀 膜(Low—E)玻璃、太阳能基板玻璃等产品。推进金晶科 技20万吨低辐射镀膜及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恩威泰3000 吨纳米绝热材料等项目建设,促进节能、节材、轻量化、高 品质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发展。
  (四)电池材料
  1.光伏材料。重点发展以单晶硅为主的硅片、电池片、 组件等上下游配套产业,加快高转换效率、低成本单晶硅材 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进银川隆基光伏15GW单晶硅棒 切片、宁夏隆基乐叶3GW单晶电池、打造全球高效太阳能 光伏产业研发生产示范基地。
  2.锂离子电池材料。重点发展高兼低钻三元材料、镒 酸锂、镣酸锂、磷酸铁锂等锂离子电池前驱体及正极材料,新型硅碳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及电池制造等配套产 业,推进百川新材41万吨锂电材料、杉杉能源5.5万吨锂 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化锂电池3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及前驱体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 基地。
  (五)前沿新材料
  石墨烯。重点突破石墨烯粉体、薄膜等规模化制备技术, 推进墨工科技高纯石墨烯生产应用、汉尧石墨烯三元正极材
  料及导电浆料、神州轮胎石墨烯大飞机轮胎等项目建设,加 快促进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导电浆料、锂离子电池、防腐 涂料、导热散热器件、轮胎、纺织等产品中的应用。
  三、工作要求
  (一)狠抓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紧盯京津冀、 长三角、山东半岛等重点区域,按照“策划一批、引进一 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原则,聚焦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科学精准谋划一批利长远、打基础、补短板的重大项目。大 力实施“以商招商、联盟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股权招 商",强化用地、用电、用能、用水、资金等要素保障,加 快落地一批带动作用大、产业链条长、示范效应明显的大项 目、好项目,补齐产业链条短板,提升产业基础能力、配套 水平、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产品向精细化、规模化、产 业化、高值化发展。到2025年,组织实施100个以上新材 料产业新项目,新增产值500亿元以上,提升我区高端新材 料产品竞争力。(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 息化厅、商务厅、国资委、地方金融监管局、宁东管委会, 有关市、县〔区〕)
  (二)坚持创新驱动,增强产业内生动力。落实科技强 区行动,依托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产业联盟实施产学研融 通创新工程,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主或联合建立企业 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 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与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北京石墨烯 研究院宁夏分院、上海交通大学(银川)材料产业研究院、 银川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石嘴山先进材料协同创新工程中心、 宁夏航汉石墨烯技术研究院建设。深入开展“揭榜挂帅"攻 关,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转移转化一批先进科技成 果,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新材料企业面向海 内外招才引智,加强新材料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多渠 道聚集产业发展人才。组织开展新材料产业专家院士战略咨 询与技术交流、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人才国际交流,提升新 材料领域人才创新能力。到2025年,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家以上,技术创新中心10家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家以 上;设立新材料产业专家工作(研究)站5个,组建新材料 产业创新团队10个,企事业单位人才小高地2个,为我区新 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 委、科技厅、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厅、国资委、宁东管委会,有关市、县〔区〕)
  (三)加快升级改造,着力提升质量效益。加快推进新 材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和产业基础 再造工程,支持企业实施结构改造、绿色改造、智能改造、 技术改造“四大改造”行动,推进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产品换代,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做大产 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全面推行“互联网+先 进制造业"模式,探索发展新材料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 化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支持开展产品试验数据分析、 性能评价、检验检测等服务,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推进产 业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赋能,实现誕材料产业脱胎换骨。到 2025年,培育新材料产业绿色工厂10个、智能工厂10个、 数字化车间20个、机器人应用推广示范项目10个;力争建 成材料测试分析大数据平台1—2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 台20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责任单位:自治区 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厅、国资 委、宁东管委会,有关市、县〔区〕)
  (四)强化龙头带动,努力打造产业集群。鼓励重点企 业通过股权投资、跨境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打造一批具 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发展,形成企业间生产互补和有效分工协作的配套企业群。 加快打造银川都市圈新材料产业技术研发及创新发展核心 区、银川市光伏和电子信息材料,石嘴山市高性能金属、炭 基及电池新材料,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化工新材料等3个具有 全国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构建“一核三群"发 展格局。到2025年,重点培育新材料骨干企业40家左右,—67 — 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20家以上、超100亿元的3家以上; 力争创建新材料示范园区2—3个,培育产值300亿元以上 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1个,打造高性能金属材料、炭基材 料、光伏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等4个50亿级特色产业集 群。(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 技厅、财政厅,国资委、地方金融监管局、宁东管委会,有 关市、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