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01-03 11:36:00
来源:
为加快推动我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 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特色优势突出的电子信息产 业体系,全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质量明显 提高,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布局更加完善,骨干企业竞 争力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800 亿元,将宁夏打造成西部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 业集聚高地。
二、重点任务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聚焦存量提升、增量突 破和转型升级,按照优先发展、重点支持、着力培育三个层 次,实施产业协同发展、数据赋能推广、企业集群培育、延 链补链壮链、产业基础提升五大行动,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 质量发展。
(一)优先发展三大领域
1.形成智能终端集群。积极培育和引进智能终端制造 骨干企业和项目,重点发展手机、计算机等消费电子的零部 —50 —件制造,以及面向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慧健康、智能交 互等领域的新型可穿戴智能设备,推动北斗导航、通讯终 端、车载摄像等汽车电子产品发展,形成智能终端产业集 群,辐射带动配套产业发展。(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 息化厅、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卫生健康委,各地级市)
2.集成云计算和大数据优势。加快国家北斗导航位置 服务数据中心宁夏分中心、时空信息大数据中心等一批大 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构建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支 持电科云、江苏云、信创云等跨区域云平台建设,引进超算 中心、高性能计算、数据存储和传输、云安全等领域项目, 打造西部重要的大数据处理、存储和备灾基地。建设运营国 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开展大数据产业试点示 范,支持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促进大数据在 产业、政务、环保、金融和民生等领域深度融合。(责任单 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宁夏通信管理局,各 地级市)
3.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聚焦装备制造、冶金、化工 等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共性问题,采取“揭榜挂帅"机 制,建设一批技术先进、性能优秀、应用效果好的行业级工 业互联网平台,为产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平台支撑。推 动企业建设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自 治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和应用平台建设应 用。鼓励企业上云上云平台,开展智能排产、供应链优化和 设备远程运维等应用。拓展宁夏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 台应用领域,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责任单位: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地级市)
(二)重点支持四大特色领域
1.构建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大力支持半导体材料、 LED外延、蓝宝石衬底、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半导 体照明等领域的新型关键元器件及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推 动智能手表表镜及后盖、智能手机和电脑摄像头保护镜片、 保护盖板等零部件生产项目落地。加快大尺寸半导体硅片项 目建设,引进晶圆加工、封装、测试等下游企业,构建半导 体硅片产业链。(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 厅,各地级市)
2.加快电子仪器仪表升级。围绕工业互联网、节能环 保、智能电网、智能家具等,加大电子测量仪器、电子专用 仪表、电子监测仪器等产品的研发,不断提升仪器仪表产业 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本地化配套能力,逐步形成电子仪器仪表 特色优势。推动电子仪器仪表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 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推进电子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和中 间件的定制化开发,提升电子仪器仪表的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 各地级市)
3.推进软件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动政务、交通、水利、 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支持本地软 件企业与国内龙头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利用国产基础软件平 台,协同攻关一批典型软件应用,共同打造区域软件产业创 新生态。支持软件开源社区•建设,打造软件技术服务平台, 鼓励企业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区块链等软件技 术研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创新产品。(责 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各 地级市)
4.促进5G与新一代通信网络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 和应用,编制5G网络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加大基站站址资 源支持力度,建设5G智慧杆塔,推进5G网络规模组网, 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超高清视频、远程医疗、智慧文 旅、智慧交通等领域,开展5G典型场景示范应用,引导 5G与各行业应用融合发展。推动IPv6规模化应用,开展 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提升IPv6活跃用 户和网络流量规模。(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发展改革委、党委网信办、宁夏通信管理局,各地级市)
(三)着力培育三大潜力领域
1.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开展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 能产业应用领域合作研究,加快人工智能科研成果转化。推 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在农业、水务、工业、城市建—— 53 ——设、民生服务、政府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实施重点领域试点 示范,积极推进产研结合、产投融合发展。开展农业数字化 示范应用,发展特色智慧农业。抢抓水利新基建机遇实施数 字治水,加快推进“云、网、端、台”智慧水利基础升级, 培育数字治水产业。拓展人工智能在政府公共服务应用中的 宽度与广度。(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 革委、农业农村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商务厅,各 地级市)
2.推动物联网发展。围绕农业种养、物流运输、公共 安全、工业、水务、智能交通等领域,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 项目,推动各类基于物联网的集成创新和应用服务,吸引智 能传感器生产项目落地。按照“研究院+试验区+产业园” 方式打造产业集群、培育数字治水、数字交通、数字物流等 产业。开展物联网网关、物联网软件、物联网系统集成等关 键技术攻关。(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 村厅、商务厅、交通运输厅、科技厅、水利厅,各地级市)
3.开拓区块链应用。加快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智能 制造、供应链管理、金融等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 用,支持打造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等平台,大力引进区块链企 业,培育产业生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责 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委网信办、地方金融监 管局,各地级市)
(四)加快实施五大彳亍动计划
1.实施产业协同发展行动。全面统筹规划产业发展, 构建“一核一基地多区"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协同发 展。一核,即以银川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打造电子信息产业 主体功能区,重点发展以智能终端、电子元件、电子仪器仪 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软件等产业,培 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着力打造成全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排 头兵。一基地,即中卫西部云基地,重点发展绿色大数据中 心,着力打造云服务、超算、备灾和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及产 业园,建设立足宁夏面向全国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园区。 多区,即重点发展银川高新区、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 园、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银川兴庆数字经济产业园、银 川苏银产业园、石嘴山高新区、吴忠金积工业园、固原经济 技术开发区,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支持石嘴山数字经济产 业园、吴忠颐高新经济产业园、固原广元信息产业园,逐步 打造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产业园。(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 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各地级市)
2.实施数据赋能推广行动。数据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通过实施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机器换人"、生产线智能改 造、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建设,推动企业向智能化改造、绿 色化升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转型、个性化定制等方向创 新应用新模式,支撑制造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数据赋能产业智慧升级,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加快数字 经济发展,推进智慧农业、“互联网+医疗"示范区、“互联 网+教育"示范区、“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中 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数据赋能社会治 理升级,实施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推进信息技术和民生、 政务、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渗透,开展多领域应用示 范,为数字政府、互联网+应用提供示范案例,推动产业经 济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 化厅、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教育厅、水 利厅、商务厅,各地级市)
3.实施企业集群培育行动。培育龙头企业。开展“数 据招商"、“线上招商",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 落地。举办“西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中卫云天 大会"、“银川(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等产业交流活动, 制定专业化的招商服务方案。鼓励骨干企业兼并联合,以商 招商,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 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地级市)壮大骨干企业。实施企业梯度 培育计划,建立自治区信息技术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成长 型企业培育库,集中优势资源,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与区外技 术先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产业联盟,开展产业链与 合作。(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各地 级市)培育成长型企业。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电子信息 —56 —中小企业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通 过实施政务信息化项目,培育和引入电子信息企业,带动本 地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制造业企业剥离信息中心、研发中心 等,培育一批信息技术企业。(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 息化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各地级市)打造行业品牌 商。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品牌系统性推介和整体品牌形象公共 宣传工作,聚焦重点领域,紧盯骨干企业,突出重点,精准 发力,形成以品牌商带动产业、以产业汇聚品牌商的良好发 展格局。(责任单位: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 发展改革委,各地级市)
4.实施延链补链壮链行动。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积 极融入国内大循环,深入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链,制定产业图 谱,明晰适合集群式布局的产业链环节,鼓励区内企业与产 业发达地区企业开展合作,探索建立跨地区的产业飞地,共 同打造产业链,形成对区域发展的整体带动。加快重点项目 建设。推动实施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智能改造、绿色改造和 结构改造四大行动,重点支持龙头企业调结构、扩产能。组 织实施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电子信息产业 化项目。打造产业链配套集群。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一企一 链”集群模式,重点领域龙头企业构建“龙头企业+配套" 集群生态,打造产业联盟,搭建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大数据平 台,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资金融通、品牌 嫁接等配套集群。(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 展改革委,各地级市)
5.实施产业基础提升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积极推 进5G网络建设,在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实现 5G网络连续覆盖。推动建设一批绿色数据中心,为产业发 展提供大规模数据存储和运算服务保障。打造智慧园区,提 升园区管理水平,为招引优质项目搭建载体。(责任单位: 宁夏通信管理局、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各 地级市)组织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揭榜挂帅"行动, 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围绕电子信息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联合 攻关,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应用,提升产业技术能 力。(责任单位:自治区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建设专 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双创孵化器、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 开源社区等专业技术研发平台。筹建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培 养专业人才。统筹建设一批检测服务、成果转化、投融资、 信息交流、招商等服务平台。(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 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各地级市)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出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 有条件的地市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立电子信息产业 项目库,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支 持项目股权融资。引导各类资金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 域投入力度,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关键 技术、示范应用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基地建设。落实固 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股权 激励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
(二)加强融资服务。加快构建多层次投融资体系,支 持有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 发行债券、票据等实现直接融资。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 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根据电子信息企业 特点开发和创新金融产品,开展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等质 押贷款,扩大信用贷款规模。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机构作用, 为电子信息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融资担保服务。支持建设投 融资服务平台,提供在线融资服务。支持理财公司、保险、 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专门性资管产品。
(三)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东部省区产业交流合作, 支持重点地区积极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积极引进高端技 术和产业项目。加大电子信息产业的宣传力度,做强银川 (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和中卫云天大会,发挥知名展会品 牌效应,支持承办更多专业化展会及论坛等活动,在组织参 加国内行业大型展会和论坛同时,举办产业推介专场活动, 提升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加强安全保障。建立多级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信 息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监管部门与第三方技术服务企业合 作,建立信息安全测评评价体系、审计监督体系,提高对信 息安全事件的监测、发现、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实 行网络基础设施与安全保密设施同步建设,重点加强政务及 企业关键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控。推动企业工业控制安 全网关部署,逐步建立工业控制系统预警和防控平台。全面 落实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分级保护、应急管理等监管制 度,保障网络安全、畅通、可靠和应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