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

银川经开区企业“黑科技”产品前景广阔!

发布时间:2022-05-26 来源:银川经开区 银川开发区

 

  5月23日,在银川经开区大华(银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医疗”)的展厅内,一种三维可重塑的记忆板材被“植入”到康复用品、矫正材料,甚至书包和腹带等医用和民用产品中。这些“黑科技”让骨折患者不必再与厚重的石膏相伴,新型材料的板材更加轻薄透气,让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摆脱脊柱侧弯,让康复治疗过程更人性化。

  传统的四肢外固定材料分为石膏和高分子材料,这两种材料不仅笨重,治疗过程中还需要不停更换磨具,既费时费力,也增加了患者日常的活动负担。有没有更轻便的新材料?大华医疗相关负责人张翔介绍,作为一家科技创新企业,企业研发的新材料,打破了传统材料的固定模式,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术后康复支持的新体验,公司研发的三维可重塑医用高分子材料是国内首创,高分子材料需要在190℃左右才能固定,这种新材料温度达到70℃后就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成相应形状,而重量则是普通石膏板的七分之一。

  记者还发现,三维可重塑医用高分子材料上肉眼可见密密麻麻的网孔,这也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种材料又被称为温敏形状记忆材料,我们把它做成一体式的三维蜂窝状的结构,整体呈现六面透气,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会更加舒适。”张翔告诉记者。

  去年,大华医疗的新材料产品在医用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迎来了国内外的大量订单,公司发现材料在民用领域也能得到发展,去年7月,公司开始开发书包、肩带、腹带等多种产品,并开始积极搭建电商平台进行多渠道销售。

  张翔介绍,目前一期厂房的产能已经无法交付客户所需要的订单,今年,公司投资6亿元开发了大华医疗科技产业园,现在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项目占地60亩,计划建设10万平方米,配有研发中心、产品检验中心、康复中心及智能化生产厂房。项目建设运营后,将为社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个,间接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350人,预计明年全面达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

  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园区积极构筑医药健康产业,打造从原料药,到中药、化药、生物药的研发、临床、生产、销售,并涵盖保健品、特医食品、医疗器械等全产业链的产业体系,推动大健康产业成为园区新的增长点。随着同仁堂健康药业、大华医疗等一个个好项目在这里落地,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园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又一支点,也为银川经开区优质项目集聚入驻、生物医药新产业培育发展提供了新载体,为园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