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

宁夏盾源聚芯半导体:“硬核产品”打造新材料领域“芯”引擎

发布时间:2022-05-07 来源:银川经开区 银川开发区

  5月1日,记者走进宁夏盾源聚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的设备随处可见。

  “100级的超级净空级别在半导体晶圆生产中比较常见,但运用到半导体硅部件领域,我们算是首屈一指。硅部件为晶圆提供电场辅助,对精度的要求更高,它的材质和硅片相近,即使很小的金属原子也会影响芯片的性能。近年来,研发团队先后在清洗技术、耐高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5月1日,宁夏盾源聚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王涛告诉记者,大直径半导体级硅部件的生产环境最高可达到100级的超级净空级别。

  盾源聚芯成立于2011年,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用石英坩埚、半导体级硅部件材料、半导体级精密硅部件等重要半导体级材料、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如果说晶圆是芯片的“承载者”,硅部件便是决定晶圆品质的关键点。近年来,盾源聚芯在硅部件制造领域屡屡实现新突破。

  10年多来,盾源聚芯的成产技术逐渐得到国内外半导体主流设备厂家认证,广泛应用于世界主流半导体硅片的量产工艺,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意大利、芬兰、日本、韩国等半导体产业发达国家,公司已迅速成长为国内半导体用耗材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但在王涛眼中,企业的发展之路,实际上是一条无止境的产业技术“补链”之路。

  “如果仅仅是工艺、技术的难题还好解决,最困难的是产业链和供应链问题。”王涛感慨,2011年的时候,我国半导体产业还比较落后,集成电路自给率低的状况仍未改变。最让企业头疼的是,供应链体系上,很多企业需要的核心部件和精密加工件都依赖进口。多重掣肘下,新产品的研发难度可想而知。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技术就自己摸索。盾源聚芯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科研历程。如今,盾源聚芯已建立了稳定的全球供应体系,作为宁夏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拥有30多项技术专利,集合了从硅材料到硅部件设计、加工、监测、清洗等全流程产品和服务,不断补齐生产链短板,技术在中国硅部件加工领域持续领跑,市场份额居全国前列。

  最近,盾源聚芯的大直径半导体级硅部件项目也传来喜讯,项目已全部完成土建建设、设备陆续调试安装,产成品已被半导体主流设备厂家认证。盾源聚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去年11月,项目累计投资1.5亿元,达产后硅部件产品将实现月产2000枚,其中年产8万枚大直径半导体级硅部件材料,达产后年产值可实现8亿元。

  “产品的‘硬核’源于灵活补填生产链的‘硬核’。”王涛介绍,除了半导体硅部件,盾源聚芯生产的高等级坩埚算得上行业内“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其中32英寸的合成坩埚走在全国前列,生产技术甚至远超韩国和日本,“越来越多的硬核产品为产业的发展加码,去年企业产值达到近5亿元,比上年翻了三番。”

  从智能化生产线到消费电子,从智能汽车到最精妙的微型AI杀人蜂(无人机),集成电路(芯片),是这背后的关键和核心。如果把集成电路产业比作皇冠,半导体装备就是这皇冠上的明珠,是核心中的核心、基础中的基础。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要创新再创新,研发再研发,把控住生产链中的关键链条,把关键技术的话语权牢牢把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宁夏盾源聚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