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开始返乡从事农业创业创新,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带着先进的科技、管理、经营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和各类电商平台,创新性地销售特色农产品,并将文化创意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民从身份称谓回归到了职业称谓,越来越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留农务农的内生动力不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仍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难题。人才短缺是在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累积形成的问题,既非一日之困,也难一蹴而解。破解农村发展的“人才困境”,让农民依靠发展走向富裕,让更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必须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综合施策,具体来讲,要做好“三篇文章”。
做好“农业产业化”的文章。产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产业而聚。近年来,宁夏坚持扬长避短,发挥区域优势,集中力量发展枸杞、葡萄酒、奶产业、肉牛和滩羊五个重点产业,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让农民更好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据了解,种植枸杞带动60多万农民增收,“红果果”变成了“金果果”;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工资性收入约9亿元,当地农民收入中的1/3来自葡萄酒产业;盐池县滩羊养殖占全县农民家庭收入的80%。这些都让参与特色产业的农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在家门口赚钱。只有让农业产业兴起来,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才能为广大农民及农业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才能招才引智、拴心留人,为乡村振兴添柴加火。
做好“农民职业化”的文章。现代农业发展关键在人,培育一支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实施,一批高素质的青年农民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和农业企业骨干,一批返乡下乡人员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催生一批新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今年宁夏将继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这样会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带动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也会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家燕归巢”,在乡村振兴中发光发热、大显身手。
做好“农村宜居化”的文章。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是无数农民的期盼,也是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重要因素。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越来越多的乡村路通了、水清了、村美了,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今后还要继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补齐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短板,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优化返乡入乡创业环境,把农村建设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样才能让返乡人才多起来,让乡村人气旺起来。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只有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把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就一定能让农民这个职业,成为更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主动选择,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