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产业

灵武“两头牛”破解“卡脖子”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03 16:42:46 来源:

  2022年10月,灵武市首批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OPU-IVP)良种奶牛(以下简称OPU-IVP牛)陆续出生;2023年1月2日,承载着超级奶牛种质资源保存和良种培育重任的体细胞克隆超级奶牛也诞生了。这两项技术均为灵武市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良种奶牛繁育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灵武市地处世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气候适宜、空气纯净。当地奶牛产业发展虽然较兄弟省市起步较晚,但更注重用科技推动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年产奶量大于14吨的OPU-IVP牛,到终生产奶量超过100吨的超高产克隆牛,这两个台阶的跨越将打开中国奶产业振兴新局面。

 
  灵武的“两头牛”
 
  灵武的“两头牛”一头是被称为“中国芯”的胚胎牛,另一头是体细胞克隆超级奶牛。
 
  近年来,灵武市聚焦打造“高端奶之乡”目标,发挥科技创新在奶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根本、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奶牛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展种子工程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合作开展奶牛良种快速繁育技术研发实践,第一阶段完成411头OPU-IVP牛和120头克隆牛移植工作。截至目前,灵武市OPU-IVP牛出生112头,生长体形、健康状况均良好发展。
 
  1月2日,经过281天的漫长等待,宁夏第一头体细胞克隆超级奶牛诞生。1月5日、18日,第二头、第三头克隆奶牛也相继诞生。
 
  “想要成功繁育出克隆牛可不简单,团队科研人员将实验室建在牧场,每天下午2点开车从灵武出发到银川市某屠宰场,从刚屠宰的奶牛体内无菌采集卵巢,每天大约需要收集40到50个,晚上10点左右回到牧场实验室,等完成卵母细胞抽取和培养工作已是凌晨3点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与此次科研项目的博士生王炳科说。
 
  据悉,这批克隆牛的原本个体是分散存在于不同养殖场、超过4胎、年产奶量在18吨以上、终生产奶量大于100吨的。他们的陆续出生,意味着分布在不同养殖场的高产长寿奶牛在宁夏获得重生,延续其终生产奶量突破100吨的传奇。“克隆牛犊24小时有人巡视、采食,精神状态等都有专人负责。”宁夏塞上牧源牧业有限公司奶牛场场长杨文意说。
 
  破解“卡脖子”问题
 
  “不论是OPU-IVP牛,还是克隆奶牛,其目标都是快速提高良种奶牛覆盖率和种源自控能力,破解我国奶牛良种繁育‘卡脖子’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林鹏飞教授告诉记者。
 
  目前国内奶牛业对外依赖度大,良种主要依赖进口,现有高产牧场的淘汰率在30%至40%之间,导致良种覆盖率不断降低,严重影响养殖效益。2021年4月,灵武市聚焦打造“高端奶之乡”目标,实施种子工程攻坚行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合作,在灵武养殖基地建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和奶牛健康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先后有30多名师生常驻基地,围绕制约我国奶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瓶颈,开展了一系列良种奶牛快速繁育技术研发,在实践中破解理论和技术难题,为快速提高良种奶牛的覆盖率和种源自控能力贡献力量。
 
  接下来,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将进一步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构建超高产奶牛核心群,通过OPU-IVP和单精子注射技术批量生产超高产奶牛,以此为基础,将干细胞技术与基因组检测技术结合,破解传统育种瓶颈,实施实验室育种(平皿育种),最终让核心种源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